2024宁港两地高校师生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暑期实践交流项目——南京地区地质、资源、环境野外教学与研究圆满成功
发布时间2024-07-15 浏览次数:12
为了增进宁港两地青年学生交流,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地球系统思维和全球视野的新型地球科学人才,2024宁港两地高校师生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暑期实践交流项目安排了丰富的实践及交流活动。该项目以南京地区地质、资源和环境(聚焦岩溶和河流关键带)的野外实践、分组讨论、汇报讲座和模拟协商为抓手,希望通过充分融合不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学科优势,给不同学科的同学提供一个文理融合、思想碰撞的全新体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慎思明辨的能力。
校园参观和破冰活动
为促使宁港两地师生尽快熟悉,增进感情,促进交流,本次交流项目的全体师生与“从地心到宇宙最深处”暑期学校的师生一起举行了破冰活动。同学们在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赵琳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猜字谜,趣味竞赛以及“解环”活动,迅速彼此熟悉,互相了解。随后,岭南大学同学在南京大学朋辈学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南京大学校史馆,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史馆、矿晶馆和赏石园。同学们表示,南京大学的悠久历史、丰富馆藏和辉煌成就令他们感触颇深,仿佛穿越了一段悠久而辉煌的学术与人文之旅,深刻感受到这所百年学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懈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丰富的矿晶和神奇的化石激发了他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野外实践和室内参观
本次交流项目为南京大学和岭南大学的30多位师生安排了丰富的野外实地调查活动,前往了猿人洞、幕府山、燕子矶和八卦洲等地区,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地质实践的魅力。张霞老师强调猿人洞是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平台,并详细介绍其在人类起源和进化、古地理和古气候环境恢复、古人类生活习性研究等方面的科学价值。在猿人洞内张老师带领同学进行线索收集和讨论,引导学员针对溶洞发育过程、形成时代、环境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在幕府山和燕子矶,张老师对八卦洲“鹅头洲”的形成过程和演化趋势进行了现场详细介绍;双方学生被长江的雄伟壮观景色深深吸引,并在张老师和耿老师的引导下,对长江的形成演化和环境效应展开激烈讨论,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野外考察后,双方师生一同前往浦口参观了南京大学的“关键带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二氧化碳矿化利用工程研究基地”,现场朱辰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矿化固碳的灵感与技术方法。参观后同学们表示对通过人为干预地球碳循环改善气候变化的前景有了更成熟的认识。
分组讨论和模拟协商
野外考察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碳酸盐岩地区作为地球关键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循环和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碳酸盐岩地区因其独特的地质条件拥有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学生们采用分组讨论和PPT汇报的形式,以长江和燕子矶为典型案例,调研了岩溶或河流关键带的地质背景、资源环境、生态效应、物质循环、气候调节和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值得一提的是岭南大学的三位同学从人文学科角度,提出应通过优化碳酸盐岩地区劳工的工作环境、生产方式、资源利用以及环保意识等方式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两校学生开展了关于“碳酸盐岩地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模拟协商活动,同学们分为三组扮演开发商,政府部门以及环保机构。活动共分“陈述”、“辩论协商”和“结辩”三个阶段,两地同学激烈辩论,充分交流,碰撞思想,交换观念,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模拟协商的过程让每位同学都对地球关键带的环境效应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多角度的思考,全英文的讨论形式赋予了活动更国际化的氛围。
在辩论赛的最后时刻,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博教授给予点评。王博教授充分肯定了各位同学的出色表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默契配合,并表示这是文理结合解决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一次不错的尝试,希望以这次辩论赛为跳板,不断完善,增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期望各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坚持全方位思考科学问题的辩证思维和全球视野。
结营仪式
7月9日上午,2024宁港两地高校师生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暑期实践交流项目结营仪式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仙II-109举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博教授到场,对所有参与本次暑期交流实践活动的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肯定和感谢了参与师生的辛勤付出和丰硕成果,指出了宁港两地交流的积极作用,文科与理科思维碰撞的巨大价值和挑战,希望这次宝贵的经历成为各位同学人生旅途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激励各位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前行、追求卓越。王博教授表示这次交流活动的结束只是南京大学与香港相关院校交流的一个顿号,南京大学随时欢迎来自香港和世界各地的青年学生。最后,岭南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师生互赠了礼物,结营仪式圆满结束!。
队员感想
岭南大学 Sebera Vojtech
Well organized course, important that NJU understands we come from no-earth science background. Therefore, we are unable to learn very detailed. However, the content of days was well planned. And we definitely had chance to learn. Logistics and all transport were very planned. So everything went very smoothly. I believe the NJU staff and students did a very great job that took lot of their time and there are hardly to be found any points, or situation to improve. Recommendation to future Lingnan students who might have a chance to participate, I suggest to have basic knowledge from high school. But also it is definitely a good choice to take part in this project.
岭南大学 张轩诚
围绕跨学科主题,我主动报名及参加了我校与南京大学的线下交流项目。值此活动将结束之际,我非常感谢南大师生为该项目做出的努力。尽管我的专业与地质研究相关度有限,但透过与城市研究、道德投资、环境保护等内容的交叉,亦使我温故知新,收获颇丰。该项目中的一大亮点是亲赴创新生产线及猿人洞,幕府山等地进行考察与讲解。在今次研学中,我以更专业的视角详细了解了地上地下岩溶地貌及碳中和有关知识。这对我未来的专业学习与兴趣挖掘提供了宝贵参考。最后,我诚挚祝贺本次交流项目圆满举办,亦十分期待两校能再度组织类似合作项目。
岭南大学 张诗涵
在本次暑期交流活动中,我感到受益良多且有了许多新奇的体验。首先是南大的校园规模之大,在校园内想快速行动就可以骑单车或者电车,这个体验让我觉得自己似乎参与到了南大学子的日常生活。其次,本次暑期课程的学科也与我的主修科目不同,丰富了我对地质科学方面的学识。最后,在本次交流活动中,我也认识到了新朋友,不论是岭南或是南大的同学。带队老师及南京大学的张老师都十分尽责,这让我们在本次交流中感到温暖与开心。
岭南大学 韦善宁
这次交流团是我长大以来第一次到南京的机会,经过多天的相处后,我觉得南京大学的学生除了待人热情友善,对学习更是积极和认真。不管是在猿人洞和燕子矶的野外活动还是室内的简报都让我对长江和南京有更深入的认识,知识方面的收获良多。而且在张老师的主持和讲解下,我能充分掌握更多有关溶洞和碳酸盐岩的学识,十分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盛情的招待。
南京大学 余力涵
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感受了两地文化上的交融,文理两科思维的碰撞,交到了一群香港的好朋友。对我个人而言,在台上和同学们分享地质学知识,在台下做项目后勤与设计工作都是很难得的体验与对个人综合能力的锻炼。课堂紧扣地球关键带的主题,将重心聚焦在作为水碳循环关键带的碳酸盐岩地区,以南京周边的碳酸盐岩景观为依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收获颇丰。尤其是与文科同学就环境保护评估与商业规划方面的交流让我能从另一个角度更全面看待地球关键带保护的问题。课程以模拟协商形式开展也让我眼前一亮,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与思辨能力。
南京大学 张语宸
科研不易,但万事开头难,通过这次活动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在与香港同学的交流汇报中认识到了两地思维,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为未来的学习之路打下基础,是一次非常有趣、精彩的活动。参观过程虽较为艰苦,但能学到许多知识,野外实习是地质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这次活动的重要环节。To sum up, it's perfect.
转载自学院官网新闻
2024宁港两地高校师生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暑期实践交流项目—南京地区地质、资源、环境野外教学与研究圆满成功 (n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