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中心是开放性的,不仅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的学生使用外,还供浙江大学、西北大学、石油大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二十余所高校的同类实习课程的教学使用,不仅起到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也无疑为我国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实验教学中心对南京大学相关院系的辐射作用
中心开设的《地球科学概论》成为当代教育的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京大学对所有理工科或与地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地球科学知识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用以激励每位新世纪的学子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普通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生命演化历程与生物进化论》等多门课程对全校开放,实现学科之间相互辐射渗透,资源共享。
2、对国内相关院校地学专业的辐射作用
2007年以来由中心的教师编写的普通地质学、晶体光学(彩板)、光性矿物学、地下水化学、结晶学导论、火成岩石学、地下水动力学、矿物学导论、江苏及若干邻区基础地质实习指导书等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心在江苏汤山、安徽巢湖建立的地学教学实习基地,由于其优越的地质-地理条件,每年到该实习基地进行地质学教学实习的院校非常多,我国主要的地质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矿业大学等院校都把巢湖作为主要野外实习基地。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每年来该基地实习的院校都有二十几所。不但起到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也无疑为我国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9年为例,前往巢湖开展野外实习的院校就有26个院校33批次实习队伍,共计3425位本科和专科生到巢湖基地实习,包括西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矿业大学、中山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安大学和长江大学等。说明巢湖基地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产生的实践教学效益也越来越好。2010年8月,我院还在巢湖基地举办了第一届“巢湖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经验交流与青年教师培训会”,有21所院校的教师参加,就巢湖基础地质问题、野外剖面测量、区域地质填图及数字化填图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与培训,受到与会者普遍好评。
年份 | 院校数 | 学生 | 相关院校 |
2015 | 25 | 4302 | 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安大学、滁州学院、安徽师范学、淮北煤矿集团、皖西学院、长江大学、西安文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安徽建工学院,中山大学,安徽工业技术职业学院,安庆学院,南京工程技术学校等 |
2016 | 26 | 5060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淮北煤电技师学院、长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西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浙江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西北大学、南京金陵学院、同济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宿州学院、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中国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
2017 | 29 | 5015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淮北煤电技师学院、长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西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浙江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西北大学、南京金陵学院、同济大学、中山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宿州学院、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学院旅游系、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
3、向国外的辐射作用
本中心积极进行国际交流,先后组织与美国加州理工和艾荷华大学地质学师生中外联合实践教学。自2007年以来,与美国爱荷华大学共同开展了苏州-南京联合实习三次,系统考察了新生代火山构造、地下水、河流地质作用和花岗岩地貌。通过联合实习,促进了中外交流,提高了学生学术交流和科学实践技能,同时还体会了中西科学文化的差异。
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共同发起,共43人,从6月25日至7月5日历时12天,
野外行程3600 km,考察点20余个
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和美国伊阿华大学发起,于2007年春河2010年夏两次来华开展野外联合实习
2012-2016年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一览表
姓名 | 交流项目 | 时间 |
张 琦 | 美国岱顿大学短期交流 | 2012 |
李宇婷 | 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项目 | 2012 |
刘嘉鸿 | UCB2012 summer session | 2012 |
周 游 | 香港大学秋季交换项目 | 2012 |
张祖悦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交流 | 2012 |
徐佳卉 | 威斯康辛大学秋季交流项目 | 2012 |
金 雨 | 爱丁堡大学2+2项目 | 2012 |
沈子权 | 爱丁堡大学2+2项目 | 2012 |
邢天戈 | 爱丁堡大学2+2项目 | 2012 |
邓悦玥 | 爱丁堡大学2+2项目 | 2013 |
李 洵 | 爱丁堡大学2+2项目 | 2013 |
丁小丰 | 爱丁堡大学2+2项目 | 2013 |
蔡申阳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 2013 |
黄泉城 | 加拿大Mitacs Globallink Intership | 2013 |
岳行之 | 爱丁堡大学2+2项目 | 2014 |
霍金文 | 香港理工大学交换 | 2014 |
姜 菲 | Mitacs加拿大交流项目 | 2014 |
沈雪遥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 2014 |
孟楚洁 | 台湾中央大学 | 2014 |
曹睿坤 | 爱丁堡大学2+2项目 | 2014 |
杨亦成 | 爱丁堡大学2+2项目 | 2014 |
李雨晴 | 爱丁堡大学2+2项目 | 2015 |
李浩玉 | 爱丁堡大学2+2项目 | 2015 |
潘明恩 | 阿德莱德大学春季交换项目 | 2015 |
唐启承 | 台湾大学访问学生项目 | 2015 |
冯 天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春季学期交换 | 2015 |
司徒宇骅 | 昆士兰大学秋季学期交换 | 2015 |
程 玥 | 墨尔本大学交换 | 2015 |
师 城 | 戴尔豪斯大学2015年秋季学期交流项目 | 2015 |
王玮珺 | 美国代顿大学best summer program | 2015 |
梁恒頔 | 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交流项目 |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