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 | 项目来源 | 项目名称 | 起至年限 |
蔡元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流体对(含)砷硫化物表界面的氧化反应及其机理研究 | 200901-201112 |
蔡元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铜铁硫化物“水矿”界面反应机制研究 | 201301-201612 |
陈旸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黄土碳酸盐矿物的表生地球化学研究 | 200701-200912 |
陈立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用橄榄石的成分探索鲁西新生代玄武岩的源区 | 200801-201012 |
陈立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山东蓬莱新生代玄武岩的源区组成 | 201201-201512 |
陈小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第三纪碱性玄武岩中刚玉巨晶形成的地球化学制约 | 200701-200912 |
戴宝章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壳幔相互作用与湘东南中-晚侏罗世花岗岩闪长岩成因 | 200901-201112 |
戴宝章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大别山金寨沙坪沟大型-超大型斑岩钼矿床地球化学与矿床成因 | 201201-201512 |
胡文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深埋白云岩储层水-岩反应机理与储集空间形成条件 | 201101-201312 |
胡文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不同地质流体混合作用机理及其成矿效应 | 200701-200912 |
胡文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南京大学地质学基地创新人才科研训练 | 201201-201512 |
胡文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南京大学仙林新校区地球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 201201-201512 |
胡修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西藏特提斯海的关闭过程:藏南沉积记录的响应 | 200801-201012 |
胡修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藏南晚白垩世-古近纪宗卓混杂岩及其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关系 | 201201-201512 |
季峻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环境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 | 200701-201012 |
季峻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黄土高原晚新生代红粘土中白云岩的分布、成因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201001-201212 |
季峻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黄土高原风尘沉积中碎屑白云石的分布和来源及环境意义 | 201301-201612 |
季峻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我国北方风成沉积物质来源的微观矿物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 201301-201712 |
姜宝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辽西四合屯地区早白垩世火山成因湖泊与生物的特异埋藏 | 200701-200912 |
姜宝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南岭地区海陆变迁与T-J界线研究 | 201201-201512 |
李高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亚洲风尘源区物质演化的Hf同位素沉积记录研究 | 201201-201412 |
李高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高等维管植物影响玄武岩风化的小流域地球化学研究与新生代大气CO2浓度模拟 | 201201-201512 |
林春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末次盛冰期以来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沉积序列、年代格架及古环境演化 | 200901-201112 |
林春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瘤状灰岩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古环境意义-以浙江常山奥陶系为例 | 201301-201612 |
陆建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湖南白蜡水绿泥石化花岗岩型锡矿矿床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 | 200901-201112 |
陆建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金属硫化物矿山环境中铜、砷的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环境影响 | 201001-201212 |
陆建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湘南王仙岭与荷花坪花岗岩成因及其钨锡成矿作用 | 201301-201612 |
陆现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泥质烃源岩中纳米孔隙的成岩演化特征及其排烃意义 | 200701-200912 |
陆现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泥质烃源岩中粘土矿物-典型油气分子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及其油气地质学意义 | 201001-201212 |
陆现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微生物在锰矿物形成和转变中的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 201301-201612 |
邱检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大别-苏鲁造山带片麻状A型花岗岩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启示 | 200801-201012 |
邱检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山东沂沭断裂带中生代钠质与钾质火山岩成分演变及其对源区地幔性状和深部作用过程的示踪 | 201101-201312 |
邱检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浙江中生代二长质-正长质侵入体成因及其对壳幔相互作用深部过程的启示 | 201301-201612 |
施斌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城市“热岛”效应环境中土体工程性质变化及其灾害效应研究 | 200801-201112 |
施斌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于分布式感测的多场作用下土体结构系统变形响应和灾变机理研究 | 201301-201712 |
施宇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华南蜓类动物群辐射分异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 201001-201212 |
舒良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华南武夷-诸广-武功地区加里东期构造作用和大陆动力学演化 | 200701-201012 |
舒良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华南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特征、变形运动学与年代学研究 | 201001-201212 |
舒良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拼合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研究 | 201301-201612 |
孙媛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典型地区包气带中多环芳烃的胶体易化运移研究 | 201001-201212 |
唐朝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膨胀土龟裂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研究 | 201101-201312 |
汪相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含黑钨矿石英脉中热液锆石的成因学和矿物学研究 | 201001-201212 |
王博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西天山北部温泉群变质岩年代学与基底构造属性研究 | 200901-201112 |
王博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伊犁-中天山陆块基底的混合岩化作用时代、成因及构造意义 | 201201-201512 |
王博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构造地质与大地构造学 | 201301-201512 |
王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不确定条件下复杂性大河月径流序列的信息熵预报模型研究 | 201101-201312 |
王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华北克拉通橄榄岩包体的显微结构、含水量与地震波性质 | 200901-201112 |
王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华北克拉通麻粒岩和橄榄岩的地震波性质和导电率 | 201201-201512 |
王胜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天上北麓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 | 200801-201012 |
王孝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桂北新元古代岩浆岩成因及其反映的造山带早期地壳演化信息 | 200901-201112 |
王孝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江南造山带新元古代典型花岗岩类的形成及其侵位-剥蚀的时差研究 | 201101-201312 |
王孝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学 | 201301-201512 |
吴昌志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中天山白石头泉高铷富氟花岗岩的矿物-元素分异和岩相分带机制研究 | 200701-200912 |
吴昌志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下辽河坳陷古近纪玄武、粗面质火山-侵入岩与花瓣东部岩石圈转型 | 200901-201112 |
吴昌志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东天山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岩浆期后韧性变形特征与成矿元素再活化机制研究 | 201301-201612 |
吴剑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201101-201312 |
谢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南岭地区含锡花岗岩中矿物的聚锡能力与成矿示踪效应研究 | 201001-201212 |
谢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南岭地区高演化长英质岩脉的成岩机理及其在花岗岩成矿系统中的意义 | 201201-201512 |
徐静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拟的北方半干旱区机理性旱度模式研究 | 201301-201512 |
徐鸣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鄂尔多斯南部及周缘地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研究 | 201201-201512 |
杨爱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扬子区早寒武世古杯动物系统生物学及地层学研究 | 200801-201012 |
叶淑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生物堵塞对多孔介质地下水中重非水相液体(DNAPLs)污染物运移影响的机理研究 | 200901-201112 |
叶淑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复杂变形特征下的三维变系数区域地面沉降模型研究 | 201301-201612 |
于津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华夏地块新元古代变质岩的物质组成与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 200701-200912 |
于津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东华夏地块基底岩石的组成和形成历史 | 201001-201212 |
于津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华南东南晚古生代造山作用研究 | 201301-201612 |
张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膨胀土边坡裂隙发育分布式测量与稳定性研究 | 200801-201012 |
张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于地下水位变化模式的土体变形特性研究 | 200801-201012 |
张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库岸含砾滑带土的变形、强度特征与砾-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 201301-201612 |
赵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Co2矿物封存过程中的水镁石碳酸盐化反应机理研究 | 201101-201312 |
赵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绿泥石对沉积盆地热演化的失踪研究 | 200801-201012 |
赵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沉积盆地成岩作用的黏土矿物示踪研究 | 201201-201512 |
赵奎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花岗岩及其热液成矿体系的硼同位素分馏和地质应用研究 | 200701-200912 |
赵葵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成矿流体硼同位素测试及其地质应用 | 201201-201212 |
赵葵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江西玉华山火山-侵入杂岩及暗色包体岩石成因与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研究 | 201301-201612 |
赵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超临界二氧化碳-水-玄武岩相互作用的实验地球化学研究 | 201301-201612 |
赵晓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应力波通过多组交叉节理时的传播特性 | 200801-201012 |
朱文斌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冲断带逆冲剥露作用的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 201001-201212 |
朱文斌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塔里木北缘早前寒武纪库尔勒杂岩的原岩组合、变质作用及混合岩化作用 | 201301-201612 |